時間:2020年1月13日——14日
第一講:1月13日 上午9:00——12:00
邱建榮,浙江大學教授,微納光子學研究所所長,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2001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08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兼任國際玻璃協會理事,中國硅酸鹽學會特種玻璃分會副理事長。迄今為止發表SCI收錄論文500余篇(國際權威期刊如Nature Photonics, Adv. Mater.,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Phys. Rev. Lett., Nano Lett.等影響因子大于3的300余篇),被SCI他引20000余次。1999年獲日本稀土學會足立獎(每年1名)。2005年獲德國Abbe基金國際Otto-Schott研究獎,2007年獲日本陶瓷協會學術獎,2015年獲美國陶瓷協會G. W. Morey 獎(中國科學家首次)。兼任了中國激光雜志社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執行主編,中國硅酸鹽學報、J. Non-Cryst. Solids, Int. J. Appl. Glass Sci., Frontires in Materials-Glass Science等期刊的副主編或編委。美國陶瓷協會和美國光學學會Fellow。

題目:激光誘導的若干非線性現象和應用
地點:上海光機所 溢智廳
摘要:本報告將介紹激光誘導的上轉換發光,亞穩態和穩態微納結構新現象的物理機制以及在集成光電子器件中的應用。
第二講:1月13日 下午 2:00——5:00
陳險峰,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上海市優秀學術帶頭人等。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擔任中國光學學會基礎光學委員會副主任。在過去二十幾年中開展了非線性光學、納米光子學、量子光學、光電子器件等方向的研究。在Nature、Nature Photonic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Optics Letters等本領域國際重要SCI刊物上發表論文302篇,SCI引用3200余次。2010年由于在準相位匹配非線性光學和光與納米結構材料相互作用方面的貢獻獲得亞太物理協會聯合會楊振寧獎(AAPPS,C. N. Yang Award)?,F任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光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
題目:非線性光學及其研究進展
地點:上海光機所 溢智廳
摘要:報告將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非線性光學頻率變換的基本原理、面臨的挑戰以及課題組在三維非線性光學材料中頻率轉換的理論研究進展。第二部分結合新材料、新原理和新應用,介紹課題組在非線性介質表面、隨機非線性材料、真空紫外激光、光場調控、量子光學以及集成光子學等方面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中的最新研究結果。
第三講:1月14日 上午9:00——12:00
肖云峰,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長江特聘教授。于2002年和2007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分別獲得物理學士和博士學位;隨后赴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09年回到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工作,歷任長聘副教授、長聘教授。主要從事超高品質因子光學微腔的實驗和理論研究。近年來,以主要作者在Science、Nature Photonics、PNAS、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Advanced Materials等國際重要雜志發表研究論文150余篇,他引4000余次,h因子40。研究成果兩次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2014、2017)。獲第八屆饒毓泰基礎光學獎一等獎(2013)、王大珩中青年科技人員光學獎(2017)、教育部青年科學獎(2018)、饒毓泰物理獎(2018-2019);被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2019)。
題目:超高Q值微腔光學和光子學
地點:上海光機所19號樓三樓會議室
摘要:
Confinement and manipulation of photons using microcavities have triggered intense research interest in both fundamental and applied photonics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Prominent examples are ultrahigh-Q whispering gallery microcavities which confine photons by means of continuous 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along a curved and smooth surface. The long photon lifetime, strong field confinement, and in-plane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make them promising candidates for enhancing light-matter interactions on a chip.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alk, I will introduce some representative photonics applications of ultrahigh-Q microcavities. In the second part, I will focus on (1) chaos-assisted momentum transformation in an asymmetrical microcavity, (2) 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 of optical fields in a single ultrahigh-Q microcavity, and (3) second-order nonlinear optics induced by symmetry breaking at the surface of a silica microcavity under a sub-milliwatt continuous-wave pump.
第四講:1月14日 下午2:00~5:00
程亞, 上海光機所研究員, 華東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院長,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獲得者, 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首席科學家。
題目: 光學中的極端非線性相互作用: 如何帶來萬億支柱產業中的變革
地點:上海光機所 溢智廳
摘要: 我們討論應用超快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的極端非線性效應, 產生功能微結構與微芯片, 從而帶動信息與化工產業中的升級與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