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至22日,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愛科學,向未來”第十八屆公眾科學日活動成功舉辦。疫情之下,本次系列科普活動全部采用線上直播,科研人員、科普志愿者化身“主播”與屏幕前的觀眾線上相見。從疫情下的科研現場直擊到科學家科普講座,從云游“羲和”“神光”大科學裝置到趣味十足的科普小實驗,每一場直播都緊抓觀眾眼球,讓公眾居家遨游科學海洋。此次活動在新華財經、中國金融信息中心、上??萍?、上海光機所官方嗶哩嗶哩等平臺同步直播,為期兩天的活動累計受眾達二十萬余人次。
自3月初疫情封控以來,上海光機所迅速啟動“防疫情、??蒲小睉鳖A案,多措并舉確?!芭榔鹿浴钡目蒲腥蝿詹煌[,科研人員發揚“以所為家,以地為床”的精神,吃住在園區,踐行“國家隊”“國家人”的使命擔當。5月21日下午,通過直播鏡頭,觀眾們走進了上海光機所的精密光學制造與檢測中心,與一線科研人員進行“對話”,了解疫情下的科研攻關故事。在實驗室參觀中,了解大口徑離軸反射曝光系統制作米級脈沖壓縮光柵的創新方案,同時也震撼于機械臂加工的靈活。
直播現場
“疫情下的科研攻關”直播頁面
5月21日晚“與科學家面對面”,王文濤研究員給屏幕前的觀眾帶來了《激光驅動電子加速》科普講座,從光電轉換、激光的產生到激光尾場電子加速的歷史進程、未來發展,通過王文濤研究員細致風趣的講解,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王俊研究員帶來了《神奇的納米材料》科普講座,從納米材料到石墨烯,王俊研究員對石墨烯材料神奇應用的生動講解,在觀眾心中激起了同學們對于材料科學、科研生活的好奇心,評論區互動熱烈。
王文濤作《激光驅動電子加速》科普講座
王俊作《神奇的碳納米材料》科普講座
5月22日上午,觀眾緊隨王文鵬研究員和張攀政研究員的鏡頭化身“追光者”,走進“神光”高功率激光裝置與羲和激光裝置兩大科學設施,帶領觀眾了解超強超短激光是助力前沿科技研究的神奇工具,“神光裝置”是大型高功率釹玻璃激光實驗裝置,通過復雜光路搭建的“神光”裝置有機會讓科幻成為現實。
王文鵬研究員講解羲和激光裝置
張攀政研究員講解神光高功率激光裝置
5月22日晚“Let's play science 玩轉科學實驗”活動。在“穿越’光’線—全反射激光打氣球”小實驗中,全反射棱鏡組給光線帶來了最美的轉折;在“甜蜜的七彩光—’旋光’實驗”中,偏振片與七彩光有了一次不期而遇的邂逅;在“光的牛奶泡泡浴—光在非均勻介質中的傳播”中,丁達爾效應出現的時候,光就有了形狀……一個又一個的科學小實驗,帶觀眾一步一步探究光學的秘密,感受光學的奇妙。
科學實驗
自2004年起,上海光機所以每年全國科技活動周、上??萍脊?、公眾開放日為契機,已連續舉辦十八屆“公眾科學日”活動。作為中國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激光專業研究所,作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國家科普基地,上海光機所致力于科技創新,堅守于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緊追時代前沿,堅持疫情下科普不掉線,努力踐行激光科技國家隊的科學普及社會責任。
附件下載: